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
导言
起先,是具有一个范式和致力于解谜的常规科学;随后,是严重的反常,引发危机;最终,由于新范式的诞生,危机得以平息。
一个新理论之所以被选择来取代旧理论,与其说是因为其真,还不如说是因为一种世界观的转变
科学进步并非是通往唯一真理,而是追求更为恰当的世界观,更为融洽地与世界互动。
量子理论的影响——原因和结果仅仅是表象,不确定性
才是实在的本来面目。
亚里士多德的两种论证形式:
- 演绎法,但是带有许多未明确的前提;
- 类比
库恩范式的特征:
- 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,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;
- 它们必须是开放性的,具有许多的问题,以留待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去解决
革命通过摆脱那些遭遇到重大困难的先前的世界框架而进步。
相像存在着一种完全的、客观的、真实的对自然的叙述,设想对科学成就的真正度量就是它在何种程度上接近这个终极目标,这究竟对我们是否有帮助?
对唯一真理的质疑,从孔德[^实证主义]就开始了,所以不算是_赵南元_的原创😄
历史的作用
通向常规科学之路
常规科学的本质
范式的优先性
反常与科学发现的突破
危机与科学理论的突现
对危机的反应
科学革命的本质与必然性
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
革命是无形的
革命的解决
通过革命而进步
后记
延伸阅读
《重建科学革命》(Reconstructing Scientific Revolutions) 《反对方法》 《语言的逻辑句法》 鲁道夫·卡尔纳普